這二天朋友轉寄來的文章跟大家分享

有時候「補」不見得是好的....

因為身體能不能吸收、負荷才是重點!!

而且身體需要多少都是一定的~~補的過多反而只是讓身體的負擔加重

很多人都對「補」有錯誤的觀念

其實只要平常吃的對、吃的營養就不需擔心少這少那的嚕....

 

 

在臨床診療上,一提起「貧血」,很多人就直接反應認為,

自己或許是因為體內鐵質不夠而造成缺鐵性貧血,於是逕自到藥房去購買所謂的「補血劑」,

不過,醫師提醒「不偏食」將可避免貧血的出現。

 

根據臨床研究報告,攝取過量的鐵劑,如每天三至十公克的鐵劑,

不僅會傷害胃粘膜而導致粘膜出血,

若大量的鐵劑被吸收進入血液循環中,更會沉澱囤積在肝臟、腎臟以及肺泡內,

而導致肝腎以及呼吸衰竭,並間接使得動脈血氧濃度降低,進而導致「代謝性壞血症」。

宏恩醫院家醫科主任譚健民指出,

貧血患者如果長期不當服用高劑量的鐵補充劑,由於血清中鐵質含量過高,

會使得鐵質異常地囤積在肝臟內,形成所謂的血色素沉著症,

在臨床上,這也是導致肝硬化形成的原因之一;

而過量的鐵劑,也會間接促進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形成,形成動脈硬化症。

除此之外,過量鐵劑的攝取,或許也與大腸癌的發生有著極密切的關係。

因此,在此建議讀者,

一旦被診斷為缺鐵性貧血時,不要在短時間內攝取過量的鐵劑,否則反而會造成生命的傷害。

他進一步指出,基本上,貧血的原因並不絕對是由於體內鐵質的不足所引起,

在臨床的鑑別診斷上,必須考慮導致紅血球製造或生成的減少,以及紅血球破壞或損失過速等原因。

但如服用過量的制酸劑而影響鐵質的吸收,以及嚴重的偏食,

都會使得某些製造血紅素的原料減少,例如葉酸、維他命C、維他命D6、維他命B12,

甚至銅的不足,都有可能是形成貧血。

對於貧血患者而言,除了確定探討出導致貧血的原因之外,

最重要的就是做好飲食習慣的矯正,甚至改善偏食的惡習,使得熱量及營養都能夠得到均衡。

雖然如此,鐵質的缺乏仍是導致貧血最常見的主要原因,

因此,缺鐵性患者在日常食物的選擇上,必須要有明確的認知,並盡量攝取富含鐵質的食物,

其中包括動物的肝臟、牡蠣、貝類、瘦肉、雞、魚以及動物的腎臟及心臟,

而對於某些素食者,或許更需要攝取乾豆類及深綠色蔬菜。

除此之外,葡萄乾、黑棗、紅棗、全穀類食物也是鐵質很好的來源。

對於平常有喝茶及咖啡習慣的貧血患者,

由於其中的單寧酸及咖啡因,會抑制鐵質的吸收,所以最好盡量避免同時與富含鐵質的食物一併服用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笨小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